朱麗葉校長
2019年底,疫症開始全球蔓延,不論男女老幼、貧窮富有,不但生命受到威脅,日常的生活模式也有重大的改變。抗疫至今,疫症陰霾仍未消除,人活在惶恐、焦慮、無助、不安當中,彷彿看不見出路、亦沒有盼望。
而教育界也不能獨善其身,全港學校須間歇地長時間停課,而幼稚園也不例外,傳統面授上課模式頓時受到限制,學校、家長及學生霎時變得不知所措,無所適從。
在疫情停課期間,師生及家長實實在在面對著不少困擾及艱難。在小朋友眼中,只知道因為外界有病毒,不能回到校園與同學一同學習及玩耍,也不能與老師們分享心聲,亦不能到公園或遊樂場與好友跑跑跳跳、談天說地。
而作為家長,最吃力相信是因孩子長時間留在家中不能外出,要為他們安排在家活動,還要協助他們實行在家學習,進行網上視像課堂,督促其專注上課及溫習。
至於學校及教職員同工,亦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,在科技一日千里,訊息萬變的時代,當傳統面授教學不適用時,不論校長、主任及老師便要費煞思量、隨機應變、靈活運用資源及科技,改變上課模式,歇力準備視像上課、網上教材及練習,悉心安排不同類型的網上活動,希望能夠保持小朋友探索求知的興趣,盡力豐富其校園生活及學習經歷,讓他們能繼續無障礙地在家學習,盡量提高學習效能,免得白白虛度孩子寶貴的光陰。
還看今朝,全球仍處於水深火熱當中,本校亦面對不少挑戰及艱難,但我們同樣也經歷著上帝充充足足、豐豐富富的恩典,祂適時的保守與看顧,就在我們軟弱無助的時候彰顯,我們要仔細思想,為此感恩:
- 無論學生、家長及教職員都沒有受病毒感染,學校亦能夠找到很多資源及抗疫物資,提供給家長,以解難舒困。
- 停課期間,雖然小朋友不能回校,但也能透過視像上課及網上繼續學習。
- 因父母與孩子在家的時間多了,造就更多機會相處,也藉此增進互相認識及了解;父母能多陪伴子女成長,可更深入了解孩子的心思,知道他們的需要,察覺他們的潛能,培養及發揮其獨特之處。
- 我們不論是家長抑或是教育工作者,能與孩子一起共渡疫情,讓我們有身教的機會,讓孩子看見及明白到,面對逆境或不可預知的將來,要持著信心、堅毅不屈及正向的態度面對。
- 縱然在疫情下困難處處,但也看見人間有情;這可會是一個契機讓我們與孩子一同學習多覺察別人的需要、互相幫助守望、彼此包容體諒。
- 縱然在生活、工作、學習的模式上都有了重大的改變,但學生、家長,以及教職員都能在短時間內克服轉變,並鍛鍊出非凡的適應力,面對「新常態」。
- 讓我們知道生命可貴,人生無常,學習重新檢視人與人的關係及珍惜身邊的人,學習更主動關心別人。
- 疫情再次提醒我們身心靈健康的重要性,叫我們在忙碌中不忘休息及安靜,藉此重新得著力量。
一場全球疫症,體會到人的限制、渺少及脆弱,人類並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。
權力、金錢、物質,知識、科技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平安及穩固的保障;唯有靠著上主豐盛的恩典及憐憫,才能體驗真正的平安、喜樂。身為教育工作者,在患難之中,更要與孩子一同成長、學習及實踐,培養出忍耐、堅毅、信心等內在素質,以正面的態度面對逆境,以喜樂盼望的心,活出豐盛生命。